SQUARE (SQ) 基本介紹與分析 (含PayPal 簡介)(一)

BASM
7 min readNov 25, 2020

本文將會盡量拿 Square (SQ) (直接看 Square 介紹)跟 PayPal (PYPL) 來做比較,因為筆者覺得這樣對於整個數位支付產業會有相對完整的了解;另外,這是工作上的報告,製作時有時間上的壓力,內容可能不盡完整,而且這是 2020 年 7 月底完成的,當時季報僅公布至 FY20Q1,除非數據特別有趣跟重要,不然多數圖表只更新至 FY20Q1。

2021 年 03 年 07 日更新:筆者讀完『鋼鐵人馬斯克』這本書後,對於本文多次提到的書 — 『支付戰爭』有一些新的感想,已更新於 Elon Musk 對『支付戰爭』的平反信 這篇文章。

SQ 的破壞式創新來自於專注於倍傳統銀行忽視的弱勢族群
筆者一直都知道 SQ 這間公司的存在,但當時僅知道他生產刷卡機,也覺得股價看不出有很大的動能,所以一直忽略他; COVID-19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還認為疫情將會影響到他的主要客戶(小型企業)的生存,殊不知市場已經將焦點轉移到另一項新業務 - Cash App

根據某投研的報告,下載 Cash App 的美國民眾,因為美國政府發放紓困金的關係,而出現大幅的提升,尤其是一些原本被傳統銀行忽視的弱勢族群;這些人在社交隔離的情況下,又特別需要政府的紓困金,因此提供 SQ 一個大幅增加使用者數量的機會,突然間變成一個很具說服力的題材。

其實,回顧 SQ 的發展歷史,其成立初衷是提供刷卡機給一般不受傳統銀行重視的微型商家 (也就是路邊攤),讓路邊攤也可以對消費者提供刷卡服務,緊緊抓住每一個得來不易的交易機會。其實跟這次因疫情關係而受傷的弱勢族群,有異曲同工之處。

疫情來臨,有企業受害,自然也有企業受益,數位支付可能就是受益的族群之一。

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有不同的感想
在開始介紹兩間公司之前,先來看看 SQ 跟 PYPL在規模上的差別。

兩間公司在規模上的差異其實滿大的;當市場要做多的時候,會強調 SQ 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或者是 PYPL 的規模龐大,不受競爭的影響;筆者比較喜歡看商業模式,去了解每間公司想要完成的目標是甚麼?

『支付戰爭』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好書:兩間公司的整合,相當不容易
PYPL 在 2000 年成立的時候,也是一間非常有趣的公司;建議可以看看『支付戰爭』這本書,非常有意思;

該書的前面幾章大概是在描述, 2000 年時, Peter Thiel 的 Confinity 與 Elon Musk 的 X.com 合併,並正名為 PayPal,其遠大的目標為取代現金與支票,創造非現金社會。

合併的時候,因為兩間公司文化不同,所以產生很多的衝突; 合併後的 CEO 是由 Elon Musk 找來的, Peter Thiel 變成負責向市場籌資;後來因為工程師文化上的衝突加溫, 換 Musk 當 CEO 也處理不了兩間公司間的差異處,接著 換 Peter Thiel 回來掌權;除了內部的糾紛之外,又開始面臨來自 eBay 的搗亂與競爭;真的很精彩,網路上找到的文章,其實都不及『支付戰爭』這本書,真心推薦。

( 跟朋友討論時,朋友認為 PYPL 之所以不能做 X.com 原本想做的事情 - 金融超市,是因為當時內憂外患不斷;但是,筆者認為應該是當時整個環境還不夠成熟,尤其是科技技術方面;有時候一個點子很好,但是時機不成熟可能會導致該創意延後產生效益;這幾年的大環境開始允許 Fintech 發光發熱,加上疫情的關係,推了 SQ 的 Cash App (類似金融超市的概念產品) 一把,所以才能有不錯的成績。其實可以參考一下螞蟻金服 )

商業模式:為用戶解決甚麼樣的問題,就是你的價值所在
PYPL 的兢爭來自eBay,其實 PYPL 會成長茁壯也是因為 eBay。當初 eBay 遇到的『信任問題』,就是 PYPL 幫他解決的:

第三方支付:PayPal 先為買家保留住款項,等到消費者確認收到商品與對商品滿意之後,賣家才可收到貨款,成功解決了賣家拿錢不出貨的誠信問題。其實就是中間商的角色,我們現在還是常常使用到這種服務。

獲利模式:PYPL 通常不對買家收取手續費,只對賣家收取交易手續費;另一個收入來源是,因為貨款主要是放在 PayPal 的帳戶之中,所以如果要自 PayPal 帳戶中提出現金,還會另外收取手續費。

( 閱讀『支付戰爭』的另一個收穫是,原來遠在 2000 年的時候,當時矽谷就已經開始使用破壞式創新成長駭客(如推薦 UBER 給朋友,推薦人可以拿到免費的叫車額度)網路效應(越多朋友使用 FB,臉書對自己本身的效益越高) 等方式來加速新創企業的成長。)

隔行如隔山,請專注在核心能力
但是,人都有私心,所以 eBay 很想把這個第三方支付業務接回來自己做;但是隔行如隔山,就算併購了別間支付公司,在使用的方便性上(UI、UX 常常可以留住使用者,但在企業研究時,卻又是一個很難說服聽眾的論點,如這個公司很有潛力,因為使用介面很友善…..),還是比不過 PYPL (『支付戰爭』這本書很大的部分都是在描述兩間公司間的競合關係),最後只好把 PYPL 給併了下來;但是在 2015 年的時候,又決定讓 PYPL 獨立上市,因為 PYPL 的成長能力已遠高於 eBay,很多文章都有描述這一段過程,這邊不贅述 (查一下現在兩間公司的市值跟營收規模就可以知道了)。

競爭優勢:全球金流的整合首選。
當然,當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往國際發展,或者是併購競爭對手;我們可以看到,PYPL 在全球 200 多國都可以用到,美國海內外的營收大概是各半,金流可以到 1 兆美元,他的競爭優勢就變成一個全球金流的整合首選,但是畢竟基期比較大,所以成長相對來講就比較慢的,FY19 的營收年成長率不到 20%;

網路購物起家,開始進軍實體消費 — 請將午餐費用 Venmo 給我
PYPL 遠在 2000 年就開始營運,當時網路剛開始發展,算是數位支付的始祖。但近年開始流行 O2O,也就是線上線下的整合,PYPL 也不免俗的透過併購,獲得一個新產品線 - Venmo ,全力發展 P2P 行動支付市場,這是一個讓使用者在朋友間可以快速轉帳的 app,成為 PYPL 未來成長的主要動能,疫情之前,也是其企業估值(股價上漲)主要的來源。

Venmo,是手機間的小額現金即時支付服務,可免除現金、支票交易的困擾,為美國年輕世代提供 AA 制、請客等轉帳服務,主打簡單有趣,並具備社群功能。PYPL 的規模經濟是有利於 Venmo 的發展的, Venmo 的支付金額在三年內是成長 4 倍;成長本來就很快,預估在疫情的影響下,因為社交距離的限制,以及怕被感染而開始使用非接觸式支付,使用人數會大增,還會再加速成長,未來所收取的匯款手續費也會因此增加

不過,老實說,跟 PayPal 的交易金額還有一段距離,而且也還沒開始獲利,但市場看的是未來的趨勢,年輕用戶的忠誠度,未來(有機會)變成收入來源,短時間內可能都還是以燒錢為主

講到 Venmo,就可以開始講 SQUARE 了。

--

--

BASM

上市公司的選股 BASM 法則:「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假設 (Assumptions)、策略 (Strategy) 和管理(Management),簡稱 BASM」。 BASM法則可以預測哪家公司將會成長茁壯,創造傲人的股票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