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動車起飛的充電樁市場 (1)— 市占率最高的五大充電樁廠商

BASM
8 min readMar 9, 2021

--

2020 年以來,投資市場最關注的公司就是 TSLA;TSLA 帶動整個電動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但是,除了電動車之外,電動車相關的基礎設施也很重要,其一就是充電樁等充電設備。

根據 AFDC 的資料顯示,美國目前只有四萬多座的充電站,10 萬個左右的充電樁,對照 BloombergNEF 預期,很明顯仍處於供給不足的階段。

目前美國充電樁市場上的領導廠商多半在 2010 年就開始佈局,現在看起來似乎都具備先進者優勢;不過,因市場還在快速成長,每個廠商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但也因此很難預估哪一種商業模式是贏定了,難保有哪間新創找到後來居上的機會;不過,還是可以透過觀察每個商業模式的優缺點,找出相對認同的商業模式,並做持續的追蹤

以後都會更新在這裡,歡迎訂閱免費電子報

本系列文章將先由首篇 — 找出市占率最高的五大充電樁廠商開始 ,主要內容為整理 BloombergNEF (彭博新能源財經)於 2020 年發布的電動車發展展望報告開始,對電動車與電動樁市場有一些基礎的概念, 接著再搭配 AFDC 的資料,找出、並簡介目前市場率相對較高的五間充電樁企業,分別為 :

1. Tesla,電動車龍頭在充電市場的布局
2. 率先上市成功的充電樁企業 — Blink (BLNK)
3. 直流快速充電佔號稱 No.1— EVgo
4. 美國 Level 2 充電樁市佔率 No.1— ChargePoint
5. 歐洲 Level 2 充電樁市佔率 No.1,可能也是全球 No.1— EVBox

目前唯一上市的充電樁企業 — Blink 僅上市三年 (2018 年 2 月在納斯達克交易所上市),其他廠商目前都在尋求以 SPAC 方式上市 ( 請參考:SPAC 的上市範例), 營運數據相對有限;

所幸企業在尋求 SPAC 上市時,並非首次公開發行 (IPO),而是以併購的方式來達到上市募資的目的 ( 請參考:SPAC 的基本機制),故可不受監管機關的限制而向大眾公布未來的營運展望 ( 通常傳統 IPO上市都只可公布歷史營運數據,以及雇用市調公司做市場規模展望),本系列文章將因此得以針對個別企業的商業模式做簡介,並介紹個別公司對未來營運的展望

彭博對電動車市場的預期

BloombergNEF 的 The Electric Vehicle Outlook 預期,電動車市場將會受到四大因素的激勵而起飛:政策、經濟、企業與科技。另外,筆者認為,ESG 也很重要,因為有市場資金的認同與投資 (如退休基金要求投資標的須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相關企業才有研發的動能。

請參考:Bloomberg 對電動車市場的預期 — Electric Vehicle Outlook 2020

美國電動車充電樁市場

根據 Alternative Fuels Data Center 的資料,目前美國只有 44,312 座的充電站 (包含所有充電規格、公共與私人),只有 112,784 個充電樁。(數據可能會隨充電站的建置與淘汰而變動,但占比與增減的趨勢基本上是維持的)

(根據筆者在網路上找到的資訊,AFDC 雖為政府網站,但資料可能跟個別廠商所公布的資料有所出入,可能是受到定義、分類、統計、更新速度的影響,部分未聯網 Non-Networked 的充電站亦有可能造成差異。)

資料來源:AFDC

若僅是公共充電站,則總共有 40,840 座充電站,有 99221 個充電樁,各 『充電等級』的占比如下。

資料來源:AFDC

以『充電規格』來說,當然是美規 — SAE J1772 最多;

以『充電等級』來區分的話,數量最多的是第 2 型 (Level 2);

AFDC 的網站還滿有意思的,值得介紹一下。
在 AFDC 的網站上,在 Fuel Type 選項處若勾選 Electric,可看到 3 個子選項,分別是 Charger Types、Connectors 與 Networks。

若以『Charger Types』來搜尋

在美國數量最多的是充電樁等級為 Level 2 (即第 2 型充電樁), 數量為 81,166 個 (2021年 3 月 4 日)。

資料來源:AFDC (2021年 3 月 4 日)

直流快充站 (DC Fast) 約有 4,901 座,直流快充充電樁約有 17,126 個。按照 AFDC 分類,其餘的充電樁為 Level 1 與 Legacy chargers。

資料來源:AFDC

充電速度對使用體驗更為重要
DC Fast ,即直流電快充,其功率為 50kW — 350kW,將一台電動車充飽電需要 15–30 分鐘; Level 2 ,第 2 型充電樁,以 7.2kW 的功率來充電,需要花 5–6 個小時來完成充電工作;Level 1 ,第 1 型充電樁,其功率僅 1.4kW, 20 個小時才能夠把電充飽;

資料來源: EVGO

以另一個角度來看,以 Level 2 充電 30 分鐘,電動車可跑 10 mile;以 DC Fast 充電 20–30 分鐘,電動車可跑 90–120 miles。

資料來源: EVGO

基本上,直流快充(DC Fast)的充電速度遠高於 Level 2與 Level 1。理論上,可以帶給消費者最好的使用體驗,目前市場普遍認為直流快充(DC Fast)將是未來的充電主流。

『充電規格』看起來跟投資沒有很大的關係,不過,這些資訊其實還滿有趣的,相關資料可以參考:WIKI車輛中心

資料來源:https://www.mdpi.com/1996-1073/12/19/3721/htm
資料來源:車輛中心

簡單的說,
第 1 型 (Level 1) 是 5 根端子(芯),主要是美規 SAE J1772 ;

第 2 型 (Level 2) 是 7 根端子(芯),歐規 IEC 62196 即是第 2 型,大陸的 GB/T 也是 7 根端子(芯);

日本本來是採用美規,後來研發出設計很複雜的 CHAdeMO,設計越複雜,製造成本也就會越高。

TESLA 有自己的快充規格

對於消費者來說,插頭間的規格雖然不一樣,但(似乎)都可以用轉接頭,基本上都是可以互相通用的,只是要看其充電電池可接受多大的功率;根據筆者看到的文件顯示,直流快充雖然快速,但是因為功率大,所以會減少充電電池的壽命;所以,如果是半夜於居家充電,通常都是用 Level 2 來慢慢將電充飽,以減少對充電電池的影響,但另一方面又要考慮電動車充電對家庭用電的影響。

轉接頭,資料來源:Tesla 官網

就美國來說, 充電樁佈局最完整的當然就是電動車龍頭 — Tesla,請見下篇 — Tesla,電動車龍頭在充電市場的布局。

Level 2 充電樁市占率
Tesla 市占率為 18% ,排名第二; 第一名的 ChargePoint 的市佔率高達 50%。

資料來源:AFDC

直流快充 (DCFC) 充電樁市占率
TESLA 市占率為 57%,排名第一;ChargePoint 與 Evgo 的市占率皆約 8%,並列第二,各擁有約 1383 與 1364 個直流快充 (DCFC) 充電樁。

資料來源:AFDC

以上企業的股價表現如下

BLNK (2021/03/10):

資料來源:finviz (2021/03/10)

ChargePoint(CHPT ,2021/03/10):與 SPAC - SBE 於 2021 年 2 月底完成合併上市,股票代號自 SBE 變更為 CHPT。請參考:SPAC 的上市範例

資料來源:finviz (2021/03/10)

CLII (2021/03/10):為 SPAC,已經宣布將與 EVgo 合併上市;上市後,股票代號將變更為 EVB。請參考:SPAC 的上市範例

資料來源:finviz (2021/03/10)

TPGY (2021/03/10):為 SPAC,已經宣布將與 EVBOX 合併上市;上市後,股票代號將變更為 EVB。請參考:SPAC 的上市範例

資料來源:finviz (2021/03/10)

--

--

BASM
BASM

Written by BASM

上市公司的選股 BASM 法則:「經營模式(Business Model)、假設 (Assumptions)、策略 (Strategy) 和管理(Management),簡稱 BASM」。 BASM法則可以預測哪家公司將會成長茁壯,創造傲人的股票報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