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SPAC 的文章滿多的,但都偏重於 SPAC 機制對『想要上市的公司』的影響,本系列文章試圖站在『投資人(散戶)的角度』去了解 SPAC 機制,並進一步利用 SPAC 機制去獲利;筆者會試著盡量把一些基本介紹打散、再與實務面重組,單看一篇可能會有點混亂,但是如果把整個系列讀完,希望帶給讀者豁然開朗的感覺;內容希望可以涵蓋 SPAC 的基本機制,以及實際投資 SPAC 會遇到的一些疑問,跟如何利用現在的投資環境提高投資 SPAC 的勝率;不過,因為內容涉及很多 SEC 文件的內容,受限於英文能力的不足,如果翻譯或者是解釋有誤,還請指正。
總共會有六篇:
1. SPAC 的基本機制:一個信託帳戶、兩次 IPO 機會以及三個退場機制,並與傳統 IPO 上市的比較。
2. SPAC 的六大階段:SPAC 的 Pre-IPO、SPAC 本身的 IPO、找尋併購標的、確定併購標的、併購標的後的 IPO、以及合併完成與重回基本面。
3. SPAC 上市的範例:以 IPOB -> OPEN 為例。
4. 如何找到 SPAC 標的:善用 SPACTRACK。
5. 深入探討:Bill Ackman 的 PSTH 《設計 I》。
6. 深入探討:Bill Ackman 的 PSTH 《設計 II》。
SPAC 最近挺流行的,因此大概花一個禮拜的時間找到一些中文資料,但內容都大同小異,加上又有些疑惑,所以只好去找英文資料。
這篇哈佛的文章是目前看到最完整的一篇介紹。
目前只看到優點(深怕自己有盲點,歡迎大家打臉),覺得對一般的小散戶而言,應該是適合短期投資、小賭怡情的一個選擇,只要有點耐心,也不要太貪心,然後多點心思,應該有機會在半年內賺到至少 30% 的報酬率,當然前提是低利、熱錢持續;
優點摘要整理如下:
- 有兩次 IPO 的機會 — < SPAC 本身的 IPO>與< SPAC 併購(或者是說合併比較適合)其他間公司的 IPO>。
- 資金具保障,且有三種不同的退場機制。
- 套牢的時間,即時間成本與資金成本,最長兩年;在熱錢氾濫的現在,有機會縮短至三個月至六個月。
- 只要不貪心,應該可以在別人被割韭菜的時候,及早脫身;不過,目前市場都覺得 SPAC 上市很好賺了,所以獲利脫身的成本會被墊高,風險報酬率將被提升。
R 大認為,投資 SPAC 的風險過高,不如去找 Angel List 來投資;但筆者覺得,Angel List 要靠散戶自己找投資標的、投入資金的門檻比較高,加上不確定何時會上市(獲利了結),相對於 SPAC 是由專業團隊尋找上市標的、每股最低可以 10 美元進場,以及最長兩年內就可以知道投資結果(上市或沒辦法上市),感覺 SPCA 還是 CP 值比較高的方式。
風險:
很剛好的,在第五篇提到的 SBE 原訂於 2021 年 02月 11 日的特別股東會已經延期到 2021 年 02月 25 日,新聞稿的原因(透明度不足)如下,似乎是股東的投票不夠踴躍,而這更凸顯出顯得第五篇跟第六篇的主角-PSTH 的難能可貴;另外,SBE 是在 2019 年上市的,24 個月期限快到了,很有可能投資人真的會拿回十塊(第一篇的<退場機制 2>),為了避免找到大限將至的 SPAC,建議可以善用第四篇的 SPACTRACK 的排序功能。
8-K Current Report
Item 8.01. Other Events.
On February 11, 2021, Switchback Energy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Switchback”) issued a press release announcing that it has convened and then adjourned, without conducting any business, its virtual Special Meeting of Stockholders (the “Special Meeting”) relating to the proposed business combination and related transactions (the “Proposed Transactions”) with ChargePoint, Inc. (the “Company”), and will reconvene such Special Meeting at 10:00 a.m., Eastern time, on February 25, 2021.
The press release is attached as Exhibit 99.1 to this Current Report on Form 8-K and incorporated herein by reference.
相關的新聞稿如下:
Dallas, Texas, Feb. 11, 2021 (GLOBE NEWSWIRE) — Switchback Energy Acquisition Corporation (NYSE: SBE) (“Switchback”) today announced that it convened and then adjourned, without conducting any other business, its virtual Special Meeting of Stockholders to February 25, 2021 at 10:00 a.m., Eastern time (the “Special Meeting”), to allow for more time for stockholders to vote their shares to reach the required quorum and approve the required proposals. The Special Meeting is being held to consider the proposed business combination (the “Business Combination”) between Switchback and ChargePoint, Inc. (“ChargePoint”), and the related proposals, as described in Switchback’s definitive proxy statement/prospectus/consent solicitation statement, dated January 8, 2021 (the “Registration Statement”). The Special Meeting will be held via live webcast at https://www.cstproxy.com/switchbackenergy/sm2021.
Switchback has received overwhelming support for the Business Combination. At the time the Special Meeting was convened, approximately 99.9% of the proxies received had been voted in favor of the transaction. However, since holders of approximately 45% of the outstanding shares submitted proxies to vote, the necessary quorum of a majority of the outstanding shares was not present. Switchback requests that any investor who held shares of stock in Switchback as of the close of business on December 16, 2020 and has not yet voted do so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avoid additional delays.
【SPAC 的基本機制】一個信託帳戶、兩次 IPO 機會以及三個退場機制
《一個信託帳戶》:
SPAC 在進行本身 IPO 時候所募集的資金,將放到信託帳戶中,對投資人是有保障的。可以參考 《退場機制 2》跟《退場機制 3》。而這筆資金,將在《第六階段》進到新合併公司內,供其擴大營運所用。
《兩次 IPO 機會》:
跟傳統的 IPO 相比,SPAC 共有兩次的 IPO 機會,分別是 《第二階段》 SPAC 的 IPO,以及《第四階段》確定併購標的後的 IPO。
傳統 IPO:值得注意的是,拿 SPAC IPO 與 2020 年上市的 Airbnb 來做比較,可以發現有兩個主要的差別。Airbnb (ABNB) 成立於 2008 年,於 2020 年 12 月 9 日進行 IPO,發行價格為 68 美元,募資 35 億美元,當天開盤 146 美元,盤中最低 141 美元,收漲 144 美元,市值超過 千億美元,成為 2020 年規模最大的 IPO 案。
<差別 1. >
散戶們當天最低可以買到的價格是 141 美元,拉開線圖來看看,就可以知道如果當天買進的話,到底有沒有賺到錢。對於 ABNB 本身而言,當天的成交價格都在 140 美元以上,但是其實他是以 68 美元的價格向市場籌資,所以中間的價差,ABNB 本身也是賺不到的。
<差別 2.>
ABNB 成立於 2008 年,如果散戶有機會參與 ABNB 的 A 輪募資,經過漫長12 年的等待後,其投資可能可以獲利千倍以上;但問題是,散戶有沒有能力找到像 ABNB 這樣具備潛力的公司,然後還要有足夠的資金投入 A 輪募資,接著有足夠的耐心準備 12 年後一舉變成億萬富翁,這樣的不確定性值得散戶思考一下…..,如果有早知道,肯定 ALL IN。
投資 SPAC:將 <差別 1. >與<差別 2.>統整起來,若是投資 SPAC,散戶將有一段時間(大概六個月)可以以每個單位或每股 10 美元的價格進場,在最短半年、最長兩年的等待期間(《第三階段》),可以是在宣布併購案,或者完成併購案的時候(《第四階段》或《第五階段》)進行獲利了結,儘管沒有辦法賺千倍,但也頗適合小賭怡情。
《三個退場機制》:
買到不好的 SPAC 也不用擔心不能落跑,更不用擔心投入的資金會消失,因為有以下的三個退場機制。
<退場機制 1>,在《第三階段》期間,在《第二階段》進場的投資人,因為 SPAC 本身已完成 IPO(即已完成《第二階段》),因此隨時可以在公開市場上做交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若把線圖拉出來看,IPO 後的 SPAC 的成交量其實不高;成交量要有明顯的增加,通常都是在《第四階段》之後;因此實務上會有,很難買、更難賣的窘境出現,但小額投資人(即散戶)的持股應該不多,就是適合小賭怡情的意思。
<退場機制 2>,在《第三階段》期間, 24 個月的期限一到,Sponsor 沒辦法找到想要被收購的公司,該 SPAC 將被清算,10 美元(加上微薄的利息收入,再扣掉一些基本開支,再按照股數比例)將退還給投資人。
<退場機制 3>,在《第三階段》期間, Sponsor 找到想要被收購的公司,但不同意該收購案的股東有權利執行贖回權 (Redemption Right) 拿回 10 美元(加上微薄的利息收入,再扣掉一些基本開支,再按照股數比例)。
實務面上,公司在宣布併購標的之後,也會宣布股東投票日(希望股東支持合併案),因為不想要股東來鬧場,所以會發信通知小股東,告知小股東可以行使 Redemption Right,即把其股份以《 10 美元的發行價 》賣回給公司(SPAC)。
2020 年 SPAC 突然爆紅,所以在公布併購案後,股價常常至少漲個 30%,因此投資人如果看到公司要宣布以《 10 美元的發行價 》買回股份,通常會覺得納悶;其實這只是條規定(如下圖),即在合併完成前,股東有權利把持有股份以《 10 美元的發行價 》賣回給公司,即執行贖回權 (redemption rights),整個買回的事件跟《 當下的市價高低 》是沒有關係的。